今日晚间,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半年业绩报告出炉。在行业景气度差、券商业绩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中信证券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正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199.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96%。

中信证券各主营业务在上半年均保持市场前列。其中,股权融资主承销规模912亿元,市场份额12.94%,排名行业第一;债券主承销规模2624亿元,市场份额4.65%,排名同业第一;代理股票基金交易总量(不含场内货币基金交易量)市场份额6%。

在监管对证券行业“扶优限劣”的背景下,头部券商将会在业务开展方面诸多获益。多个研究机构认为,随着场外期权新规和金融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利好头部券商的政策出台,中信证券的优势逐步体现。

多项细分业务排行业第一

据今日晚间公布的半年报,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199.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96%。

公司各主营业务保持市场前列,其中:

股权融资主承销规模912亿元,市场份额12.94%,排名行业第一;

债券主承销规模2,624亿元,市场份额4.65%,排名同业第一;

境内并购重组(证监会通道类业务)交易规模224亿元,市场份额8.16%,排名行业第三;

代理股票基金交易总量(不含场内货币基金交易量)市场份额6%;

资产管理规模1.53万亿元,市场份额10.30%,其中,主动管理规模5,832亿元,均排名行业第一;

融资融券余额647亿元,市场份额7.04%,排名行业第一。

具体到各板块业务的收入而言,资管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实现增长,投行收入和经纪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47.41亿元,同比增长50.65%;

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34.35亿元,同比增长3.78%;

经纪业务实现收入51.08亿元,同比下降1.45%;

证券承销业务实现收入14.75亿元,同比减少20.03%;

其他业务实现收入52.34亿元,同比增长0.45%。

扣除各项支出之后,中信证券的经纪业务、资管业务等净收入呈现正增长。根据合并利润表,经纪业务实现手续费净收入41.12亿元,同比上升2.8%;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9.11亿元,同比增长9.07%;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7.50亿元,同比下滑4.99%;自营收入为53.35亿元(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18.33%。

中信证券半年报认为,2018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积极落实“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实 体经济”的经营宗旨,聚焦金融主业,努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资源,为新经济、新 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自营收入同比大增18%

据合并利润表,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的自营收入为53.35亿元(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自营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33%。

中信证券在半年报中表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股票自营业务根据市场变化,强化了仓位管理,严格管理市场风险,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尽量控制在较低范围。加强研究体系建设及基本面研究力度,继续探索多策略的自营模式。

此外,公司另类投资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基于宏观分析和判断,以量化交易为核心,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开拓多市场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有效分散了投资风险,丰富收益来源,克服市场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策略开发上,中信证券大量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最新技术,取得了成效。目前已开展的业务或策略包括:股指期现套利、股票多空、宏观对冲、大宗交易、统计套利、基本面量化、可转债套利、商品策略、期权策略、组合对冲基金投资、全球多策略基金等。

主动管理规模排行业第一

在资管新规效应的影响下,证券行业的资管规模都在收缩,资管收入也呈现分化。券商中国记者之前获悉的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未经审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券商资管总规模萎缩2.17万亿至15.89万亿,有可比数据的96家券商中有69家规模下滑,占比超过七成,资管净收入出现分化,51家券商上半年资管净收入同比下滑,44家同比增长。

中信证券上半年资管收入增加。

据中信证券发布的半年报,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9.11亿元,同比增长9.07%。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53万亿元,市场份额10.30%,主动管理规模5,832亿元,均排名市场第一。

其中,集合理财产品规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含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与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分别为1,529.29亿元、13,793.27亿元和15.43亿元。

资管新规明确指出资产管理行业应当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积极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去杠杆、消除嵌套、打破刚兑、规范资金池等。

中信证券表示,未来资产管理行业核心商业模式将从监管套利、利差套利迅速转向资产管理、风险定价,转型压力不容小觑。同时,资管机构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需要更加突出自身的优势禀赋,重塑核心竞争力。

经纪业务收入微升

今年上半年,国内证券市场受流动性、国际贸易等因素影响,出现大幅度回调。上证综指半年跌幅13.9%,深证成指半年跌幅15.04%,中小板指半年跌幅14.26%,创业板指半年跌幅8.33%。

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代理股票基金交易总量(不含场内货币基金交易量)市场份额6.00%,投资顾问人数较2017年底增长16%。据合并利润表,中信证券上半年经纪业务实现手续费净收入41.12亿元,同比上升2.8%。

中信证券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经纪业务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路,大力开拓机构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个人业务,强化分支机构管理,完善客户开发服务体系,做大客户规模。截至报告期末,经纪业务零售客户累计近800万户,一般法人机构客户3.4万户,托管客户资产合计4.8万亿元。

投行收入微降

2018年上半年,IPO、再融资项目发行节奏放缓,合计发行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7051.40亿元(含资产类定向增发),同比下降18.93%。其中,IPO募集资金规模931.34亿元,同比下降25.81%;股权再融资规模6,120.06亿元,同比下降17.78%。

据合并利润表,中信证券上半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7.50亿元,同比微降4.99%。东北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以“交易型投行”和“产业服务型投行”为转型方向,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架构,凸显自身品牌及专业化优势。

股权融资方面,上半年,中信证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主承销金额912.15亿元(含资产类定向增发),市场份额12.94%,主承销金额及单数均排名市场第一。其中,IPO主承销项目7单,主承销金额79.50亿元;再融资主承销项目29单,主承销金额832.65亿元。

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上半年,中信证券主承销各类信用债券合计409支,主承销金额2624.35亿元,市场份额4.65%,债券承销金额、承销单数均排名同业第一。

财务顾问业务方面,中信证券完成A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约为224亿元,市场份额8.16%,排名行业第三,完成了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等。另外,上半年涉及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中,中信证券参与的交易金额位列中资券商第二名。

“扶优限劣”背景下,大券商诸多获益

在监管对证券行业“扶优限劣”的背景下,头部券商将会在业务开展方面诸多获益。

分类评级结果公布,龙头券商悉数获得AA级评级,未来一年内,龙头券商仍将在传统业务开展、创新业务申请、营业 部设立、投保基金上交额、风险资本准备计算等诸多方面获益。

多个研究机构认为,随着一系列利好头部券商的政策出台,中信证券的优势逐步体现。中信建投研究表示,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商分级落地,未来场外期权市占率将进一步向大券商集中,东北证券研究预计未来场外期权业务在一级交易商内部仍将呈现寡头格局,并进一步预测2018 年场外期权业务将为中信证券贡献营收 26.77 亿元。

另外,中国存托凭证择机而动。中信建投认为,8 月初证监会受理农业银行申请开展 CDR 试点相关业务材料,表明 CDR 试点是暂缓而非搁置,对于我国大量的采取 VIE 控制框架的独角兽企业而言,海外上市并通过 CDR 回归内地是最为便捷、高效的融资方式,仍看好龙头券商 CDR 相关业务的发展前景。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点赞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光学测试仪

影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