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找工作难、升职难、加薪难,但是估计一些没想到自己已经处于中产阶级了。

最近,有位专家表示: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就算中等收入群体!

是的,你没有听错,专家已经把中产线卡的死死的,就是3000元。

你每月收入超过3000了吗?你觉得自己过的是中产阶级的生活吗?

我们先别急着下定论,大家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位专家是谁

在了解专家观点前,咱们先来看看这位专家是“何方神圣”。

据了解,这位专家名叫李实,今年67岁,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是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的经济学家。

他曾经还参加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发改委等国家多个部门的重大课题研究。

至今为止在从事经济学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就涉及收入分配等等方面。

近日,他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时候说:他根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划定的标准等等综合数据分析得出:中国人现在月入3000元左右已经算是中等收入,而且在2022年的时候中国14亿中,已经有4.6亿人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标准。

他表示:这个标准已经远远高于世界银行为发展中国家划定的标准。在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中等阶层的人群是农民工、自主创业、非技术人员。

好家伙,这妥妥的是给一大部分人打了针“强心针”啊,未来进入中等阶层指日可待了吗?

大家先别急着高兴,专家话风又一转称:不是你是中等收入人群后,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了!

日子过的舒服不舒服还是跟自己的收入高低有关系,同样都是中等阶层,有人收入多一些活的当然就舒服了,有人收入刚过3000的标准,日子不见得就过的好。

就算是在发达国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收入过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可日子过的也很辛苦,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就是中等收入群体了。

听完专家说的话,好像说的挺有内容,但是又好像什么也没说。不管怎么说,我对这段言论的理论就是收入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了,日子该苦还是苦。

我可能理解能力还不够,咱们一起看看网友们怎么说的。

网友的看法

专家绕那么大圈干什么,直接说大家月薪3000就是富人得了,按他的理论来看,中国比发达国家还厉害了呢。

3000元的月薪,要还房贷车贷,还要养孩子、赡养父母,专家来算算还有多少?不吃低保已经算我们不给国家添麻烦了。

前两天专家说让我们生孩子,不生孩子就是年轻人的问题,现在又说3000就是中产了,就问问这些专家3000块钱能养孩子吗?是年轻人们不愿意生孩子吗?是不敢生啊!还二胎、三胎呢,一胎都不敢生!

一些网友觉得专家们天天就是闲的,有那时间从椅子上下来,脚踏实地的真正搞搞经济,要是没那个能力也可以花点心思好好研究研究经济,别总把精力浪费在这些形式主义上,让他自己看看说的是什么,中产了生活还很辛苦,那大家要中产还干什么?让你们统计数据漂亮点吗?

数据哪来的?

在采访中李实专家说的几点综合数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为3073元人民币。

其次,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022年我国每月工资收入为2614元人民币。

最后,世界银行定义的标准,发展中国家中等人均日消费额度为10-50美元

,如果按照目前的汇率和物价水平来判断,月收入3000元属于中等收入人群好像也没问题。

所以李实专家根据这几方面数据综合分析得出3000元这个数值,从数据研究上来说算是比较合理的。

中产≠中产

李实的言论果然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质疑和吐槽。

有些人认为,月入3000元根本支撑不起来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更别说成为中产阶级了,妥妥的是连中产的门槛都摸不到。

也有人觉得3000块钱那要看在什么地方生活,如果在三四线城市因为生活成本低,要说是中产也是没毛病的。

但是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月入3000块钱,除去固定生活花销,比如房贷、孩子的教育费,可能这3000块钱还不够花。

我觉得李实做为经济学专家所说的中产,可能和我们老百姓说的中产不是一回事。

他从国家发布的数据和世界上统计标准上分析,得出月入3000元属于中等收入,其实是没毛病的。

李实也在采访最后说了,虽然从数据上来说一些人达到了这个中产收入人群的标准,但是不等于这些人生活就会变好。

因为有些人刚刚过这个标准,也就是说月收入就有3000元左右,对于生活来说该辛苦还是辛苦,这件事就摆在那里,谁也不能睁眼说瞎话。

可有些人的收入超过3000元很多,比如6000元、8000元甚至1万元,当然了,在这里对于中等人群收入顶峰是多少标准,我没有调查也不好随便说,只是做一个假设。

假如,这些人也算中产收入群体,他们的生活条件肯定要比刚刚收入过3000元的人群生活的要好一些。

中产收入标准是个范围,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之间所体现在生活上的幸福感肯定不一样。

在大家心中认为的中产是:自己能生活的更好,每天不用为了房贷、车贷、奶粉钱、学费而疲于奔命,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以及享受生活。

写在最后

所我觉得这次李实作为经常学家,通过结合大数据和国际标准的分析,对中产收入群体的定义完全可以理解,说白了他就是干这个工作的,他仅仅是把数据分析结果说一下而已,并没有给大家什么建议。

虽然得到的3000元这个数值让我们觉得很无奈甚至可笑,但是理论总归是理论,数据是真的,根据数据得到的结论应该也是真的吧。

总之,这个数据我们看看就好,想要过好日子还得自己踏实工作,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收入切切实实的提高才是最硬的道理。

你的收入是多少?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

关注

”我,感谢您的支持。

自动测量仪公司

上海仪器测量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