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重新定义:月入三千,就是中产阶级?何不食肉糜!-在北京挣多少钱是中等
#夏日生活打卡季#
三观沉思录, 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社会,冷眼沉思
你的月收入是多少?
两千?三千?还是更高?
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中产阶级呢?
有位专家重新为我们定义了,什么是中等收入群体。
这位专家名叫李实,是浙江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和分配领域的专业人士,曾经获得过三次,国内知名经济学奖项。
这位专家在办公室里,看看资料,就研究出了一项“重大成果”,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响不可谓不高。
这位专家提出:月入三千,在中国就已经是中等收入人群了。
可这个结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普通民众的质疑。三千的月收入,在打工人群体,不能说高,也不能算低,但仔细算算,拿着三千的工资,真的就是中产阶级?
我们来算一笔账,到手工资三千,刨除房租,还有通勤的费用,再加上日常饮食开销,恐怕这点工资就已经所剩无几,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这样的收入,怎么就算中等收入群体了?
难道说,我们都想成为的高收入人群的门槛,真的就这么低吗?
不过也对,毕竟专家们参考的,肯定不是我们普通人的标准,他们参考的是世界的标准,毕竟跟国际接轨,才能显得专家们与众不同。
那么世界银行规定的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水平标准,究竟是多少?
规定的标准,又是什么?
根据资料显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规定标准,一个成年人,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10到100美元,也就是一年总收入在3650到36500美元之间,就可以称之为中等收入群体。
换算成人民币看一下,也就是说,只要月收入在2176块,就是妥妥的中等收入群体。
原来,中等收入群体竟是我自己!
但我仍旧有一些问题,这位李实专家的结论,真的适应中国社会现在的经济消费水平吗?
或者说,他真的深入调查过月薪三千的工作者们,真实的消费环境吗?
关于怎么定义中等收入群体,一直存在着分歧,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平均标准,那么世界上将有50%以上的人,属于中高收入人群。
可世界银行所制定的这套标准,所针对的国家,并不是欧美发达国家,而是一众发展中国家,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专家会有“月入三千就是中等收入人群”的荒唐言论。
随着中国的崛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已经成为“龙头老大”,人均年收入,已经远超一众,此前领先的发展中国家。
如果将我们的中等收入水平群体,跟这些经济进入下行期的国家相比,我们普遍定义的中产阶级,在这些国家,可以算得上是富豪级别。
因为他们的中等收入标准,远远低于中国。
为什么李实教授会得出,月入三千就算得上是中等收入水平呢?
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6883元,月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元。
但记住,这是全国人口的平均数,由此数据计算可以得出,中国工作人群的月均收入在2614元。
大数据统计的平均收入水平中,达到中等收入水平,需要月入31370元,那么请问,仅仅按照这个标准,普通人,又有几个,能达到这样的收入?
仅仅按照数据来推算,你的月薪达到三千,就已经击败了一半以上的中国人,不算低收入人群。
但这只是预期,弦外之音就是,大部分国人的打工收入,月薪还达不到三千这个门槛。
因为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放缓趋势明显,大批农民工回乡务农,创业者赚钱,只要不亏钱,就是天大的幸运。
这位教授,倒也是说了句实话。
那为什么月入三千的我们,却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呢?
这是因为我们对中等收入人群,固有认知的误解,认为只要达到中等收入,就可以生活幸福。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然,任何的结论以及研究成果,都需要跟现实相结合,就单单以美国中产来举例子,仅以世界银行的标准,美国80%的家庭,已经跨入中产,但他们就幸福了吗?
月入三千美元的家庭,真的能够养活一家吗?
衣食住行,车贷,房贷,子女教育支出,3000美元的月薪,真的足够吗?
印度的标准更加低,只要每天的支出,能达到两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也就是14元,就算是妥妥的中产。
魔幻吗?我觉得并不魔幻。
在我们的认知中,
中等收入家庭,至少能有房有车,能养得起两个孩子,在看病时手中还能有大笔积蓄,不用担心被公司开除,每年都可以出门旅游,生活质量要远远超过普通人。
真正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才能叫中等收入家庭,这才是中产阶级。
符合这些要求的,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也就只有公务员、医生、教师、媒体人、互联网大厂的员工等等。
真正的广大工作人群,更多的是农民工、私企制造业工人,还有职业不固定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在稳定的收入问题上,就已经成了失败者。
另外,还需要考虑生活成本的提高,也导致消费的升级,以前十块钱,就可以在沙县小吃,吃的很饱,但现在的十块钱,能在沙县吃到什么?
购买力不同,收入不同,实实在在能感受的幸福,也不相同。
时代已经变了,李教授的结论,还是太书面化,可能在他们的眼中,中等收入只是一行数字,但在普通人眼中,意味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普通人的身上,无异于是一颗陨石。
不深入调查的结论,永远只能停留在纸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只能说,定义不同,幸福的标准也不会相同。
最后用一个典故结尾:
“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饥,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三观沉思:聚焦社会,沉思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