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万工程”到乡村振兴战略

一、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

1.针对农村滞后的经济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差距、“脏、乱、散、差”的农村面貌与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之间的反差,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宏伟篇章。

//

自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均在全国前列,但是农村人居环境“脏、乱、散、差”,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达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背景和原因)//

于是,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同事,围绕提升农民生活资料,着力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措施)

(解析:此段主要介绍“三农”中的农村工作重点是千万工程,阐述千万工程实施的背景、原因及目标。)

2.围绕探索一条既能发挥浙江比较优势又能克服传统农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启了浙江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

党的十六大以来,

浙江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宏观形势发生了变化。

(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业经营出现了副业化、兼业化、老龄化趋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活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愈加突出。同时,农业土地资源逐年减少、水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能耗和成本不断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浙江农业的提升发展。

(问题)//

因此,浙江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

(措施)//

高效生态农业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

(含义解释)//

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既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又贴合了人多地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意义)

(突然想到其实写申论大作文就可以这样安排每个段落的结构。开头一句主旨句——背景——问题——措施——意义,这样的布局逻辑非常通顺完整。)

3.着眼弥补双层经营体制的短板,大力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合作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了浙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步伐。

浙江个私经济相对发达,个体分散经营及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得以发育成长,但是很多地方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服务功能变弱,发展层次缺乏,集体经济组织涣散,影响到家庭分散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问题)//

为更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弥补双层经营体制的短板,浙江颁布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之后,全面部署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

(措施)

4.立足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实现城乡互补、互促共进、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目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创了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

统筹城乡兴“三农”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略。“八八战略”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被作为重要战略进行布局和实施,浙江成为全国最早发布和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的省份,

并创设乡镇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对农村进行指导帮扶。

2006年,浙江省推动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实施城乡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三个双万结对”活动等,进一步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5.致力于“不能把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入全面小康社会”,大力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探索实践了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浙江路径。

主要有:

破穷障

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

,拉近与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距离,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改穷业

,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山地等资源优势,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做大做精绿色富民产业;

挪穷窝

,采取市场化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办法,

引导库区和山区农民向平原发达地区和城镇迁移集聚

,因地制宜推进生态移民和城镇化;

挖穷根

,把

大力加强教育培训

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率先在欠发达地区实施免费中专职业教育,为他们创造平等发展的条件。

二、“三农”工作重要决策部署在浙江的实践成效

1.“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升级,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自2003年“千万工程”开启乡村环境整治以来,浙江省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千万工程”从1.0版发展至4.0版。全省所有村庄均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村庄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村容村貌和文化建设、公共服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宽带、村村有公共服务中心,全省所有村庄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农房和庭院全面整治,建成了一大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美丽乡村风景线。

安吉、德清、浦江、桐庐、江山、象山

等县(市)成为高标准的美丽乡村示范县。

(“千万工程”2.0版:2010年制定实施《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四美三宜两园”的目标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千万工程”的新目标;

“千万工程”3.0版:2012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围绕“两美浙江”建设新目标,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千万工程”4.0版: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的新决策,“千村AAA景区、万村A级景区”的“新千万工程”是4.0版。)

2.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

浙江努力改善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首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首个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首个推行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合联组织改革建设的试点省,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浙江样本。

3.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步履稳健。

顺应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趋势,浙江坚持改革,全面提升“三农”发展水平。

一是率先在全国推进农村“三权”改革

,率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工作,是全国首个完成“三权”到人(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省份,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各类要素的市场活力。

二是加快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全面放开县(市)落户限制,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三是城乡一体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率先在全国完成城乡居民医保职能、制度、经办并轨,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并率先实现大病保险制度全省覆盖。

4.农村经济持续向好,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效。(略)

三、高水平推进浙江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1.以“五万工程”为主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

以实施万

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收入新增

的“五万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行动——实施

乡村产业振兴

行动,全面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打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格局;实施文化兴盛行动,全面

塑造淳朴文明良好乡风

;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提升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富民惠民行动,全面促进全体农民

共同富裕。

(五大抓手是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具体成果,五大行动则是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展开。)

2.率先构建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厚植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

浙江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坚持新型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坚持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双向推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巩固和完善

农村基本经营

制度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形成同权同价、同等入市、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

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

制度

;深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社员变股东“三变”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的

现代农业经营

体系

,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3.增创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推动新时代浙江“三农”实现新飞跃。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生态宜居、特色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智慧乡村、共富乡村成为浙江农村的普遍特征。

(总起)

(农业)

着力展现浙江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新风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新经营主体、新经营模式、新经营业态活力充分涌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拓展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等新业态,做优做精农家乐、民宿等新产业,鼓励支持资本人才流向农业农村,让农业成为真正有奔头的产业。

(农村)

着力展现新时代浙江新农村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风情,认真落实“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扎实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巩固扩大治水成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面推进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建设一批具有乡土气息、江南韵味的浙派民居,使美丽乡村既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也成为城里人的休闲乐园、养生公园、养老生地;全面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用好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乡村文脉传承到下一代;全面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以数字化改革推进乡村治理集成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制度创新,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农民)

着力展现新时代浙江新农民“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新风貌,使农民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全面创造农民群众的富裕生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自动测量仪

光学系统测试

自动测量仪